English  |   学校主页  
   
 
 
 
 
 
当前位置: 首页>>学科建设>>四川省重点学科>>正文
 
四川省重点学科-信号与信息处理
2014-05-06 16:55   审核人:

一、概况

信号与信息处理二级学科是我校的优势学科,也是四川省重点学科。本学科是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下的二级学科,包括全国唯一的部级大气探测重点开放实验室、全国唯一的大气探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有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气象信息与信号处理实验室”,与中国科学院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

该学科从设立以来,坚持走以信息科学与大气科学学科交叉融合为特色的创新之路,积极推动我国气象信息化、气象装备现代化等重要领域的建设,多次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研制出我国首台常规气象雷达和新一代多普勒气象雷达数字化信息处理系统,改变了我国气象雷达信号处理系统依赖进口的局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中国气象局鉴定),被国内近70%的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采用,并出口到世界多个国家;卫星反演理论成果应用于国家重点工程“风云3号”气象卫星系统,无线通信射频芯片应用于北斗导航终端系统。

二、主要学科方向及其学术队伍

本学科建设围绕国家需求,瞄准学科发展前沿,立足于应用基础与技术的研究,着力推动信号与信息处理技术和通信技术在大气探测领域和地方信息产业的发展,为大气探测领域和地方信息产业培养高水平的科研人才和行业技术骨干,为国民经济建设和行业进步做出贡献。目前,本学科拥有专职教师50余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10人,获得博士学位的人数占所有人员比例超过30%,大多数教授和副教授具有出国留学或进修的经历,形成了一个应用基础与应用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团队,如表1所示。

表1学科方向一览表

学科方向

方向带头人

气象雷达信号处理

何建新教授

移动气象雷达系统

姚振东教授

大气遥感方法与技术

邓小波教授

大气地面观测技术及装备

马尚昌教授

综合观测资料处理及应用

杨玲教授

 

三、科学研究

依据气象事业和四川省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本学科在建设期间对学科主要研究方向进行了优化,在保持学科传统优势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解决影响本学科发展的重大应用基础和学术前沿问题,注意拓展学科的研究范围,有计划、有目的的支持重点研究方向,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学术团队建设和科研环境以及仪器设备的建设。近五年来,本学科承担了各类科研项目近150项,其中包括863子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大仪器专项、国家公益性行业专项及各类省部级重大、重点项目20余项,累计科研到款近4千万元,其中纵向科研经费近2千万元;发表学术论文近300篇,其中三大检索收录80余篇;获得了省部级奖1项,获得专利授权近40项,软件著作权近20项。

四、人才培养

本学科近5年来学生发表论文200多篇,其中SCI/EI检索近40篇,中文核心期刊近100篇,专利和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总计10多项。

五、科研成果和人才培养工作服务国家、地方经济社会建设的情况,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

本学科科研成果服务气象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建设,近五年来超过30项科研成果进行转换,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超过2亿元。

从2003年至今,本学科共培训大气探测类在职人员50多批,总计2000余人;近五年,总计培养大气探测技术类在职研究生300余名,已有100余名学员顺利毕业。

关闭窗口
 
 
 网站地图 | 返回首页 | 老版主页 
 
联系电话:028-85966349,Email  :dzgcxy@cuit.edu.cn
四川省成都市西南航空港经济开发区学府路一段24号(610225)